转化关系与转化途径
优化基建排班的目的是提高产出。我们尝试以现有的基建方案为基础进行修改,得到一套新的基建方案。那么问题来了:对比新旧两套基建方案,哪一套产出更高?我们的修改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为简单起见,以下我们仅关注基建的龙门币和经验两项资源的产出。分析以下三套基建方案:
方案 | 龙门币 | 经验 |
---|---|---|
A | 60000 | 40000 |
B | 64000 | 35000 |
C | 65000 | 40000 |
容易看出方案 C 的产出是最高的:如果将方案 A 与方案 C 比较,二者的经验产出相同、C 的龙门币产出更高;将 B 与 C 比较,C 的两项产出都更高。然而,如果要比较方案 A 和 B,就会发现:A 的经验产出更高、B 的龙门币产出更高,二者各有优劣,无法像与 C 比较时那样直接得出结论。
对于两种不同的基建方案,它们的产出可能构成两种关系之一:如果一种方案的各项资源的产出都不少于另一种方案、且至少有一项更多,称两种方案构成提升关系,它们的产出可以直接进行比较;相反,如果一种方案的某些资源的产出高于另一种方案、而另一些资源的产出更低,则称两种方案构成转化关系,这两种方案的产出不能直接进行比较。
在优化基建排班时,我们希望改进后的排班方案,产出比旧方案更高,也就是二者能够构成提升关系,然而,我们对于能够直接提升产出的改动一般缺乏兴趣:比如,保持贸易站与赤金制造站不变,练效率更高的经验制造干员,那么龙门币产出不变,经验产出更高。这样确实能够提高基建产出,但过于简单、没有研究价值,而且能抽、能练的干员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寻找其它提高产出的方法。
注意到基建中还有很多可供们选择的地方,我们将其称为调节手段。例如无人机可以任选加速贸易站、赤金制造站或经验制造站;右满 252 布局下,贸易站和制造站的等级也有多种不同的选择。在某些方面进行调整后,得到的新方案往往与旧方案形成转化关系。例如将加速经验制造站的无人机改为加速贸易站和赤金制造站,调整后的龙门币产出更高、经验产出更低;将贸易站升级、制造站降级,也会导致龙门币的产出变得更高,同时降低经验的产出。
如果使用某个具体的调节手段前后的新旧两种方案能够形成转化关系,也就是这种调节手段能够让某些资源的产出降低、另一些资源的产出提高,我们就将这种调节手段称为对应资源间的一种转化途径。上述无人机与调整站的等级,都是龙门币与经验之间的转化途径。
不同转化途径对应的调节手段也有所不同。例如同样是在龙门币与经验之间进行转化,调节无人机时,钱书经由具体的无人机完成转化,而调整站的等级时,钱书的转化就没有经过具体的物体。二者虽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我们更看重的是,从产出的角度看,它们都能完成钱书间的转化。转化途径的定义是广义的,只关注对资源产出的影响,而不受具体物品的限制。构成转化关系的两套方案组成一条转化途径。
对于基建中的调节手段,如果单独地使用,只能实现不同资源间的转化,并不是我们追求的产出提升。如果将多处调节手段配合使用,是否会有所不同呢?例如,原先的方案可能是贸易站等级较高、制造站等级较低、用无人机加速制造。如果降低贸易站等级、提高制造站等级,同时将一部分原先用于加速制造的无人机改为加速贸易,使龙门币产出与调整前保持一致,那么经验的产出应该是有变化的。举例来说:
- 方案 A:252 33 贸,一个 3 级贸易站的干员是孑+银灰+但书(效率为 85%);
- 方案 B:252 32 贸,将 3 级贸易站降为 2 级贸易站,干员变为伺+但书(效率为 40%),同时制造站升级,多上一个 30% 的制造干员。
只考虑替换干员,孑银但每 24 小时产出订单的期望约为
伺夜但书每 24 小时产出订单的期望约为
将加速制造站的无人机改为加速贸易,降低的经验产出约为
多出的一名制造干员,每天生产的经验为
同时调整无人机与站的等级,龙门币产出保持不变,经验的产出则相当于每天多了一本中级作战记录。组合多条转化途径,可得到与原方案构成提升关系的新方案。我们只是选择了更为合理的基建方案,就做到了在没有练干员的情况下显著提升了基建的产出。